
1. 地质产状
动力变质岩通常形成于断层带,其地表分布呈狭长的线状或带状。断层带的宽度和延伸长度具有较大差异。
2. 组构特征
动力变质岩的变形组构特征明显,包括显微变形结构在矿物中的广泛发育,如波状消光、变形纹、变形带等。此外,动力变质岩主要由大尺寸的岩石和矿物碎块(角砾和碎斑)以及细小尺寸的岩石和矿物碎屑和粉末构成的碎基(或基质)组成,形成角砾状组构、碎裂组构和糜棱组构。这些结构是鉴别动力变质岩的主要依据,也是其分类命名的根据。
3. 地貌特征
由断层形成的构造角砾岩和断层泥等松散物质易受风化剥蚀,形成洼沟。后期硅化蚀变作用或断层岩的坚硬性质可能导致地表形成突起的陡崖(断层崖)。
4. 原岩类型
动力变质岩的原岩类型复杂,包括各种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断层角砾岩样品往往由不同原岩混合组成,除非断层穿切的是单一岩石地质体。
5. 断层与成矿蚀变
断层带是气水热液活动最活跃的区域,常为热液蚀变带和矿化部位,是有利的成矿环境,也是地下水的主要通道。构造断层带(尤其是构造角砾岩类和碎裂岩类)是找矿和寻找地下水的主要地质标志。同时,断层带也是灾害地质和地下工程监控的重点。
结合野外调研与室内岩石鉴定,才能准确鉴别动力变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