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设备选择与使用:施工单位应优先选用高性能、低噪音、低污染的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减少高排放污染车辆,降低环境影响。
2. 施工区域隔离:在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之间设置标准分隔设施,确保施工区域连续、稳固、整洁美观。硬质围栏或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防止尘土外溢。
3. 泥浆与粉尘控制:对于易产生泥浆的施工,进行硬地坪施工,确保土堆和料堆覆盖,采用遮盖物或喷洒覆盖剂防止粉尘污染。
4. 空气质量保护:使用清洁燃料的热水锅炉,禁止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焚烧有毒有害物质,维护空气质量。
5. 防汛措施:工地设置有效排水和应急设施,确保防洪措施到位。
6. 噪声控制:在城市中心,距居民区1000米范围内,禁止使用高噪声柴油冲击桩机、振动桩机等,控制噪声污染源。
7. 环境卫生管理:施工单位负责门前环境卫生,设立密闭式垃圾站,分类存放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袋装化并由专业部门清运。
8. 废弃物处理:鼓励再利用建筑废料和渣土,统一标识危险废弃物,分类存放,由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
9. 资源节约:合理使用水和电,大型照明灯采用俯视角设计减少光污染。
10. 环境保护:在绿化施工中保护树木,科学使用农药,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