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人发现,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与学校所教授的知识存在诸多不符。地球理论上是高速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但在这些运动中,我们并未感到任何迹象,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来支持这些运动。这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例如:如果地球确实在移动,为何千百年来,我们观测到的星星位置和轨迹几乎没有变化?我们甚至可以使用几千年前的观星仪器来精确地观测同一颗星星。
此外,有人观察到了按照地球为直径12,742公里的球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现象。例如,地球的曲率意味着每英里水平距离上的下降幅度约为8英寸(20.3厘米),因此在6英里(9.6公里)的水平距离上会有约24英尺(7.3米)的下降。在10英里(16公里)处,下降幅度超过20米,而在30英里(48公里)处,下降幅度可达182米。这意味着在3英里外,我们本应无法看到6英尺(1.8米)高的人,但事实上,我们经常能看到按照地球曲率理论不可能看到的建筑物。
我们现在的理解是,我们的世界是静止和平坦的,北极位于中心,南极不是一个大洲,而是一道高达30-70米的冰墙,将我们居住的地方环绕起来。由于全球超过50个国家签署的南极条约体系,我们至今无法得知这冰墙之后的世界的真实情况。
关于太阳和月亮,尽管它们看似大小相同,但据“科学家”称,月亮的直径为3,476公里,而太阳的直径为1,392,000公里,两者直径相差约400倍。月亮距离地球384,400公里,太阳距离地球约150,000,000公里。然而,两者在地球上的视角却几乎相等,这种概率有多大?
有几个现象无法用现有的解释来合理化。首先,我们观察到太阳在地球云层上有一个明显的聚光点,如果太阳距离我们150万公里,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其次,我们常拍摄到阳光穿透云层的美景,但如果太阳真的在150万公里之外,这种放射状的光芒是不可能出现的。唯一可能的情况是太阳实际上离地面不远,大约在4-5千公里处。再次,太阳在不同时间显现的大小不同,有时太阳看似巨大,而在日出日落时变得很小。如果太阳真的在150万公里之外,我们是不可能观察到这种变化的。
那么,太阳和月亮是如何运动的呢?我们通常认为,太阳和月亮是两个体积相近的物体,绕着地球东西方向旋转。太阳的速度比月亮快,月亮的轨道略低于太阳,因此每次环绕地球时,两者之间的角度会相差约12度。这个角度差异导致一年中大约有两次太阳和月亮会重叠,形成日蚀。
在六月份,太阳达到北纬23度26分,即北回归线的位置,到了十二月份,太阳的轨道南移至南纬23度26分。我们看到的日出日落是由于视角的原因。尽管太阳在同一高度上从后方移至前方,但视觉上我们会感觉到它向我们视觉中心点下降,造成了日落的感觉。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提出了这些质疑,请你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分析来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