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的生活中,未知的事情数不胜数,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那些未知的新奇的事物。说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那一次有趣的探索。
那是一个安静的夜晚,月光静静地洒在翠绿的树叶上,但我的心里却没有像夜晚一样的平静。我从小对数学题一窍不通,恰好那一晚老师布置了告腔一整晚的数学题,对我来说毫不夸张,那就像是晴天霹雳。
到了夜深人静的十一二点,我的作业还没写完,真是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困劲一股脑地袭来,脑子昏昏沉沉,那满肚子的委屈,随着眼泪肆意地流淌出来。
终于还有一道题了,但那道题我却怎么也想不出来?“好想睡觉,不做了吧?”脑子里迷迷糊糊地涌现出来这句话。但是,又浮现出了妈妈那清晰的面容,她笑着对我说:“加油,坚持就已经是一种胜利,遇到问题要有一股迎难而上的冲劲,不能退缩!”想到这儿,我那迷迷糊糊的双眼一下子便睁开了,仔细阅读题目,认真思考。后来又借助“作业帮”,总算将那一道题弄懂了,真不容易啊!
我带着那满满的倦意,一上床头一碰到枕头,似乎就进入了梦乡。心里多了一份踏实与充实,仿佛还增添了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满足感和喜悦。
从那以后,我便时常做数学题,那种做题的感觉,仿佛带我进行了一场从未经历的奇妙旅行。每每当我与同学讨论,甚至真争辩的时候,我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成就感,我喜欢这种感觉,我找到了一个新的自己,一个认真的自己,一个充满求知欲的自己,一个迎难而上的自己,一个充实的自己!以前那个空虚的自己不见了,现在是一个全新的自己,真好。
这次探索,使我受益匪浅!
夏天睡觉时,蚊子会在耳边嗡嗡地叫,吵得我心烦意乱,怎么也睡不安稳。可一开灯,蚊子却不见了,把我气得牙痒痒。这是为什么?
一天晚上,我在做作业,看见有一个东西在飞,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蚊子。我想,有什么大不了的,继续写作业。可是,刚一拿起笔,那只蚊子在我耳边又飞来飞去,烦死了。我忍着怒气,只想快点把作业写完去睡觉。过了一会儿,我写完作业,整理完书包,洗漱完毕,准备睡觉。刚关好灯,躺下来,那只蚊子又飞来飞去,嗡嗡地叫,吵得我睡不着。我却在想,为什么蚊子在黑夜里能找到人呢?
不然去问问爸爸吧,他的知识很渊博。于是,我一骨碌爬起来,披了件衣服,走到客厅去问爸爸。爸爸笑着说:“你还没睡着啊。原来在想关于蚊子的问题呀。是这样的,人身上的温度比空气的温度高,蚊子感到热就会找到人。”
“噢,原来是这样的,我明白了。”我松了口气,点点头,转身回房间。
“小丫头,不错呀,开始学会思考了!”爸爸的声音从身后传过来。
我回到房间里,关好灯,躺在床上等蚊子来。蚊子果然来了,它还是嗡嗡地叫。我一开灯,蚊子却不见了。爸爸说的准确吗?还是上网查一下吧。我打开ipad,输入我的问题。网上说,我们人类会不断呼出二氧化碳,蚊子就会沿着这个气味准确无误地找到人。此外,人的体温也能吸引蚊子。这时我才真正地明白了,自然界的生物很神奇,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终于可以安心的睡觉了。喷点花露水吧,这样它被气味干扰就找不到我了,就可以防止蚊子叮咬了,我可以安心的睡觉了!
这天晚上,我学到了一个知识——在黑夜里,蚊子不是靠眼睛来找人的,而是主要靠它的嗅觉。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值得我们不断探索。
我是一个喜爱科学的男孩,科学现象无处不在,只要您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它。每每有我好奇的东西,我都会尽力地去寻找答案。
在这个暑假里,我们一家三口乘飞机去泰国度假。坐在机舱里等待飞机起飞的时候,一个问号在我的脑海里闪过:飞机师怎样飞上天的?我把这个问题告诉了我的爸爸。我的爸爸上大学的专业正是飞机修理专业,他还修过真正的飞机呢!我的爸爸随手拿了一张纸问我:“如果我把这张纸放在嘴巴下面吹一口气,你想想纸是向下还是向上?”“向下。”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的爸爸。于是,我的爸爸把纸片放在嘴巴下面轻轻吹了两口气。可奇怪的是,纸片没有像我想的那样向下,而是轻轻地向上飘。“你答错了。”我的爸爸说,“那这是为什么?”我着急地问我的爸爸,我的爸爸说:“你想一下,我的爸爸吹了一口气,就加快了纸片上的空气的流动,而在纸片下的空气流动的速度不变,而空气流动的速度快,压力就小,空气流动速度慢,压力就大。因为下面的空气压力大,所以就把纸片抬起来啦。那你现在想想,飞机是这么飞起来的呢?”我的爸爸说完就把纸片地给了我。我拿着纸片照着我的爸爸的样子吹动纸片,心里不停地盘算着。半个小时以后我问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我的爸爸,那飞机的机翼是不是就像这张纸片一样,是因为空气中的压力把飞机托起来的?”“答对啦,我聪明的儿子,飞机起飞的时候,在长长的跑道上加速,就好像在飞机的上面吹气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直到飞机慢慢飞离地面为止,你现在懂了吗。”
通过这个小小的实验,让我感受到科学真是无处不在。只要耐心地去探究和发现,就能让我们学会许许多多的知识。
世界很大,每一次的发现使我快乐。这就是一次让我记忆犹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