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方降雪的密度通常小于南方,因为北方气候条件下降雪的水分含量较低,造成雪的结构较为松散。
2. 在南方,6-8毫米厚的降雪相当于1毫米的降水量;而在北方,相同的厚度则相当于8-10毫米的降雪量。
3. 北方100平方米面积上8-10毫米厚的积雪大约重100公斤,而南方同样的积雪则因其高含水量而重约130公斤。
4. 南方的雪落下时,因其高含水量,看起来像盐粒或白糖,踩上去会有水分溅起。
5. 北方的雪则更像细小的羽毛,即便不很厚,清扫起来也相对容易,雪后路面通常干爽整洁。
6. 降雪的形成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空气中存在足够的水汽,二是存在凝结核。水滴的形成要求相对湿度至少达到100%,而冰晶的形成则可以在相对湿度低于100%的情况下发生。
7. 凝结核是微小的固体颗粒,如海盐、硫酸盐等,它们有助于云中的水汽凝结成雨或雪。
8. 有时,即便天空中有云层,如果缺乏足够的凝结核,也可能不会形成降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尝试人工方法来促进降雪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