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黄金比例的美感首先体现在其形式上。19世纪后期,德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费希纳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测量了各种矩形人造物的边长比例,结果显示,大多数人更喜欢接近黄金分割比的矩形。这表明黄金比例的图形具有符合人体标准的视觉愉悦性。
2. 黄金比例的美感还与生理和心理原因有关。首先,从生理角度来看,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双眼视域是由两个不同心的圆所围成的总区域。如果以一眼正视时的中心点作为分割点,将整个双眼视域的长度分割,得到的比例正是黄金分割比。因此,这个视域是视觉感觉舒适的区域,这也可能是黄金分割美感产生的生理原因。
3.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可以用哲学家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来解释黄金分割的美感。黄金分割可能与人类先天具有的视觉识别能力有关。在大自然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周围的环境,各种动物和植物的形式和样式都蕴含了这一形式比例的生物规律。这一规律长期作用于人类的视觉系统,从而使人类的视觉愉悦性与黄金分割有关。
4. 黄金比例的美感还与心理原因有关。平衡是大自然的一种规律和状态。在物理学中,热力学推导出的一定律是:世间一切物理运动都可以被看作是趋向平衡的活动。在心理学领域,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也得出:每一个心理活动领域都趋向于一种最简单、最平衡和最规则的组织形态。因此,黄金分割这一比例恰恰是达到人类视觉平衡和心理平衡的最佳比例,这可能是其能获得美感的深层心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