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由于缺乏法律知识、法律意识薄弱以及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受合法权益侵犯的事件屡见不鲜。为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在求职过程中,以下法律知识值得大学生关注:三方协议、试用期、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
三方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文件,用于解决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问题。三方协议仅表明就业意向,并非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因此对劳动关系无约束力。只有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并签订劳动合同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意向才变为现实,从而形成正式的劳动关系。学校仅作为见证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
试用期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试用期期限不是随意约定的。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 试用期期限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3.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想辞职,只需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
4.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不能随意辞退劳动者。用人单位需举证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否则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5. 试用期内,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6. 试用期间的劳动者不应被视为廉价劳动力。《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间的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规定标准。
劳动合同相关内容包括:
1.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 劳动关系从用工之日起建立。
3. 用人单位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4.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5. 劳动合同应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内容。
6. 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将承担法律责任。
7.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毕业生应了解工作内容、条件、地点、职业危害、报酬等信息。
“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而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企业承担,个人无需缴纳。其中,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是非法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