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再接再厉"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正确的读音为zài jiē zài lì,意味着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2. 成语“再接再厉”源于韩愈和孟郊的《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尔。”这里的“喷”指斗鸡时向鸡头喷水以刺激清醒,“再”表示再一次,“接”意味着接触或接战,“厉”在此指磨刀石,比喻战斗前再次磨砺武器。
3. 成语后来被引申为比喻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奋斗不懈。人们常用“再接再厉”来鼓励在工作或学习上持续努力。
4. 值得注意的是,“再接再厉”不应被误写为“再接再历”或“再接再励”。
5. “再接再厉”的近义词包括马不停蹄、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变化多端、不屈不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知难而进、力争上游、快马加鞭。
6. 以下是一些使用“再接再厉”的例句:
- 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
- 这次期末考试成绩,我们班名列前茅,老师勉励我们要再接再厉,夺取更好的成绩。
- 我们应当胜不骄,败不馁,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功。
- 我们要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勇敢地挑起这副重担来。
- 虽然这次考试你取得了好成绩,但一定要再接再厉,千万不要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7. 面对成功或挑战,我们不应知难而退或得过且过,而应像“再接再厉”所倡导的那样,持续努力,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