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许多文化中,生日时食用鸡蛋是一种传统习俗,其原因深厚且多元。在古代,当家庭增添新成员时,通常只有向产妇的娘家人通报喜讯,而其他亲朋好友则不知情。为了告知大家,会在产房或家门上挂上桃枝和红布条,这种通报方式被称为“挑红”,通常在婴儿出生当日或第三天进行。作为回应,邻居们会送来染成红色的熟鸡蛋,即“报喜鸡蛋”,家人则会以鸡蛋或红糖等礼物回赠,庆祝新生命的到来。有些地方,在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同姓的人家会送来喜面(面条)。因此,生日吃红皮鸡蛋已经成为一种传承习俗。
一种关于生日吃鸡蛋的说法源自《诗经》中的故事,关于商朝始祖契的诞生。契的母亲简狄在游玩时吞下了燕子的卵,后来生下了契。契才华横溢,人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他一样出色。因此,人们开始送燕子蛋给新妈妈,祝福她们的孩子。但由于燕子蛋不易找到,鸡蛋便成了替代品。
还有一种说法是,鸡蛋形状圆润,易于寻找且坚固,生日时煮几个鸡蛋,先在身上滚动以驱走霉运,带来好运,然后再磕开鸡蛋,称之为开窍。如果一次性磕开,被认为预示着聪明。
吃鸡蛋的习惯并非仅限于过生日的人,而是起源于过生日的人的母亲。因为母爱的伟大,这一习俗得以流传。在生日当天,人们会向母亲跪拜,感谢她将自己带到这个世界,并用最好的食物——鸡蛋来孝敬母亲。在条件艰苦时,母亲会将鸡蛋给孩子以充饥。鸡蛋富含营养,价格低廉,且象征意义丰富,因此成为庆祝生日的理想之选。它代表着无病无灾、顺利度过一年,象征着吉祥和健康。因此,别忘了在生日这天吃个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