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两拨千斤"这一说法,源自道家哲学,最早见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2. 该论述表达了一种不以拙力胜人的太极拳技击术,其特点包括触处成圆、引进落空、避实就虚等。
3. 太极拳高手通过运用这些技法,使得外力难以作用于自己,同时能够控制对手的力量,体现了太极拳独特的技击风格。
4. 俗语中的"四两拨千斤"意为以小力胜大力,这一原理基于杠杆作用。
5. 这一术语不仅在太极拳中广泛应用,也被其他拳派接受,泛指各种以巧胜拙的击法。
6. "四两拨千斤"被视为太极拳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太极拳习练者追求的高级目标,也是衡量其技艺精纯的标准。
7. 王宗岳的《太极拳打手歌》等经典文献中,对"四两拨千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释。
8. "四两拨千斤"的含义主要包括以柔对刚、借力、引进落空、用意不用力等方面。
9. 这一术语的物理原理,即杠杆原理,说明了小力如何通过合适的支点转化为大力。
10. 在历史上,"四两拨千斤"被多位太极拳名家所推崇,并在他们的著作中有所体现,成为了太极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