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有个耍猴戏的人,新买了一只经过训练的猴子。这只猴子非常聪明,他一听到鼓声就会跳舞,一听到锣声就会翻斤斗,但就是不听从新主人的命令。耍猴戏的人尽力敲鼓,尽力敲锣,猴子却眨着眼睛,一动不动,仿佛什么也没听到。
2. 于是,耍猴戏的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抓来一只公鸡,一边敲鼓一边敲锣。公鸡怎么会演戏呢?它听到鼓声和锣声,早就吓呆了,蹲在地上不敢动弹。
3. 耍猴戏的人接着拿起刀,将公鸡宰了。这一幕把猴子吓坏了。从此,只要耍猴戏的人一打鼓,猴子就立刻跳舞;一敲锣,它就立刻翻斤斗,一点也不敢马虎。“杀鸡吓猴”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4. 惩罚一个无关的人,来威胁另一个人,可以说是“杀鸡吓猴”。这个成语的近义词有“杀一儆百”,都表示通过惩罚一个人来警告其他人。
5. 例如,公元949年,后汉的叛将李守贞率军进攻河西(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在进攻前,他让手下假扮成卖酒的小贩,用小利益吸引河西郭威的士兵喝酒,然后趁他们醉酒时偷袭河西军营。
6. 郭威得知后,立即下令:除了规定的犒赏和宴会,河西士兵一律不准私自饮酒,违反规定者将被处斩。后来,郭威最亲近的将领李审违反了规定喝酒,郭威派人将他找来,严厉斥责后立即处斩。从此,河西的官兵再也不敢随便喝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