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服务业:作为印度经济的四大支柱之一,服务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高达55.1%。该领域涵盖广泛,包括贸易服务、金融服务、运输、通信和信息服务等。在2007/2008财年,服务业的增长率达到了显著的10%。软件服务部门在2006年的产值达到了约396亿美元,其中软件出口额占据了314亿美元。
2. 旅游业:印度政府积极扶持旅游业发展,使其成为国家外汇收入和就业机会的重要来源。2006年,旅游业为印度经济贡献了约65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同比增长14.6%,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约5190万个就业岗位。那一年度,赴印度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达到了443万,年增长率为14.2%。印度的旅游亮点包括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纳兰达、迈索尔、果阿、海德拉巴和特里凡特琅等地。
3. 交通运输:印度的铁路系统由国家拥有和运营,是该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铁路部门拥有独立的预算,每年与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一同提交至议会审议。公路运输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目前承担了全国70%的货运和85%的客运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公路网络之一。印度在全球海运能力排名中位于第17位。
补充说明:
支柱产业的选择原则包括:
- 突出重点原则:在选择支柱产业时,应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做法,避免区域间产业结构雷同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应选择一两个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形成“支柱”;再围绕这些“支柱”培养一批重点产业,形成支柱产业群,以支撑整个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 技术开发原则:支柱产业的发展应注重增加科技含量和发展潜力。科学技术水平是提高产量、质量和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节约能源、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的关键。不断将新技术应用于支柱产业,能够使其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 扶持培育原则:支柱产业的发展需要市场的推动,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和行政干预来弥补市场缺陷,促进支柱产业形成规模和优化结构。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更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引导和支持支柱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