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科幻精神》作者:[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1-13 06:55:35
文档

《科幻精神》作者:[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推荐度:
导读

。原作名: "El espíritu de la ciencia-ficción"
。ISBN: 9787208175006
。内容简介。
波拉尼奥的早期作品,《科幻精神》,不仅蕴含幽默,还带有失败和青春的哀愁,他后来作品中诸多元素和叙事结构在此已有雏形。
本书虽以科幻为名,却非传统科幻小说。故事围绕21岁的雷莫和17岁的扬·史瑞拉展开,他们在皮诺切特政府掌权后移居墨西哥城,共同居住在一间小阁楼里。扬大部分时间都在房间里,给他所崇拜的科幻作家们写充满激情和幻觉的信件,向他们分享自己的生活、困扰和梦境。而雷莫则与各式各样的诗人朋友们在墨西哥城中游荡、调查、聚会。
作者简介。
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1953—2003),智利出生,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奥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却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逃回墨西哥后,他与好友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ealism)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77年他前往欧洲,最后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结婚定居。2003年因为肝脏功能损坏,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在巴塞罗那去世,年仅五十岁。
波拉尼奥四十岁才开始写小说,作品数量却十分惊人,身后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而其身后出版的《2666》更是引发欧美舆论压倒性好评,被赞为杰作、改写伟大、里程碑、天才等等。苏珊·桑塔格、约翰·班维尔、科尔姆·托宾、斯蒂芬·金等众多作家对波拉尼奥赞赏有加,更有评论认为此书的出版自此将作者带至塞万提斯、斯特恩、梅尔维尔、普鲁斯特、穆齐尔与品钦的同一队列。
短评。
# 如果要推荐给从没读过波拉尼奥书的人,我一定先推这本,然后是荒野侦探 2666
# 波拉尼奥的文学地图,随处可见关于《遥远的星辰》《未知大学》《护身符》《帝国游戏》的超链,雷莫和扬是作家的分身,就像《荒野侦探》中的本能现实主义者们,为了莫名其妙的神秘事件在城中如孤魂般游荡。雷莫的回忆是年轻流亡者写给墨西哥的情书,却总夹杂着绞刑架、毒气室之类的纳粹元素,叙述中散落的小故事,无不是对智利军事政变的影射,宇宙飞船离开了满目疮痍的地球,年轻的反对派抵达了北方的流亡地,他们可以重新开始,但临行前的逮捕和毒打还是留下了伤痕。波拉尼奥又一次扒掉了知识分子的画皮,政治理想的幻灭终将沦为流亡者的文学素材,热血青年免不了堕落成心怀不满的失业者。扬寄给美国科幻作家的一封封信是徒劳的幻想,也是用科幻精神写下的控诉。以上种种汇聚成了开场那次奇怪的访谈和有头没尾的获奖小说,就像一场梦,总是与现实相关…
# 看到雷莫支线的最后一节男女对话突然惶恐:不会要变村上龙了吧?但紧接着扬出现了,然后是波拉尼奥(命中泪腺一次),接着是墨西哥宣言——读着读着才发现是未知大学里的最爱之一。最后,合上书心想没错绝对没错挖坟赚钱这个行为太正确了!
# 《荒野侦探》和《遥远的星辰》之后最喜欢的一部波拉尼奥。在这里,参加革命前后的波拉尼奥相遇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属于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一腔浪漫的热血。
# 亲爱的罗伯特,情境是这样的:一个土狗色的清晨,飞船出现在帆船群山的轮廓之上,智利开始随着整个拉丁美洲一起沉没下去,我们变成了逃亡者,而你们则是追杀者。画面并非静止不动,不是什么“永恒”,也不是什么无畏的英雄梦,画面是动态的,而且向着多个方向移动!明天以逃亡者和追杀者的身份缠斗的人们,到了后天可能就会一起携手迎接虚无,不是吗?
# 我应该问问别人的感觉,或是查查某本日历,因为我有时会感到那是那一年中最漫长的夜晚。不止如此,有时我甚至坚信那个夜晚是永远不会结束的,它和其他所有的夜晚都不一样,其他的夜晚在结束时要么是一口把黑夜吞掉,要么是细嚼慢咽不断反刍,最后才慢慢迎来黎明。我说的那个夜晚—一如穿着一百千米长的靴子的九命神猫般的夜晚一是在一些非同寻常的时刻消失或离去的,就像用镜子做游戏一样,在夜褪去的时候,它的一部分始终不愿离开,这也就意味着它并未完全消散。它是最和善的九头蛇,它在早晨六点半时又恢复到了凌晨三点四十五分时的样子,尽管只持续了五分钟,而且很多人可能对此心生厌恶,可是对另一些人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恩赐,是真正的宽恕,是天空在倒带。

文档

《科幻精神》作者:[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