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碳族元素
碳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ⅣA族,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和铅(Pb)。这些元素的最外电子层都有4个电子。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向金属性递变的趋势很明显。在碳族元素的单质中,碳是非金属;硅虽外貌像金属,但在化学反应中多显示非金属性,通常被认为是非金属;锗的金属性比非金属性强;锡和铅都是金属。碳族元素的化合价主要有+4和+2,碳、硅、锗、锡的+4价化合物是稳定的,而铅的+2价化合物是稳定的。
第二节 硅及其化合物
硅是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一种元素,在地壳中,它的含量仅次于氧,居第二位。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只有以化合态存在的硅,如二氧化硅、硅酸盐等。这些化合态的硅广泛存在于地壳的各种矿物和岩石里,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成分。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同素异形体。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它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熔点和沸点都很高,硬度也很大。晶体硅还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它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硅作为碳的同族元素,它的化学性质跟碳相似。在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除氟气、氢氟酸和强碱外,硅不跟其他物质,如氧气、氯气、硫酸、硝酸等起反应。在加热条件下,硅能跟一些非金属反应。例如,加热时,研细的硅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并放出大量的热。
二氧化硅是硅的氧化物,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与其他矿物共同构成了岩石。天然二氧化硅也叫硅石,是一种坚硬难熔的固体。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水反应,也不与酸(氢氟酸除外)反应,但能与碱性氧化物或强碱反应生成盐。例如,SiO2+CaO=CaSiO3,SiO2+2NaOH=Na2SiO3+H2O。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对应的水化物是硅酸(H2SiO3)。硅酸不能由二氧化硅直接制得,只能通过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制取。硅酸不溶于水,是一种弱酸,它的酸性比碳酸还要弱。
硅酸盐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天然硅酸盐矿物,约占地壳质量的5%。硅酸盐的种类很多,结构也很复杂,通常可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其组成。例如,硅酸钠(Na2SiO3, Na2O·SiO2)、高岭石(Al2(Si2O5)(OH)4, Al2O3·2SiO2·2H2O)。硅酸钠是一种最常见的硅酸盐,它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水玻璃是无色粘稠的液体,是一种矿物胶,可用作建筑上的粘合剂。硅酸钠不能燃烧且不易受腐蚀,可用作防腐剂,木材、纺织品等浸过水玻璃后,不但能防腐而且不易着火。粘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粘土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高岭土和一般粘土。粘土是制造陶瓷器的主要原料。
第三节 硅酸盐工业简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一些硅酸盐材料,如使用的碗碟、居住的房屋等。硅酸盐材料是以含硅物质为原料经加热制成的。这一制造工业叫做硅酸盐工业,如制造水泥、玻璃、陶瓷等产品的工业。
1. 水泥
水泥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高楼大厦和各种建筑工程都离不开它。水泥具有水硬性,跟水掺和搅拌后很容易凝固变硬,由于水泥具有这一优良特性,因此被用作建筑材料。又由于它在水中也能硬化,因此也是水下工程必不可少的材料。以粘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研磨、混合后在水泥回转窑中煅烧,再加入适量石膏,并研成细粉就得到普通水泥。普通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和铝酸三钙(3CaO·Al2O3)等。水泥、沙子和水的混合物叫水泥砂浆,是建筑用粘合剂,可把砖、石等粘结起来。水泥、沙子和碎石的混合物叫混凝土。混凝土常用钢筋做结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大,常用来建造高楼大厦、桥梁等高大的建筑。
2. 玻璃
玻璃是我们每天都可以见到的一种硅酸盐制品。窗玻璃就是最常见的玻璃,这种玻璃被称为普通玻璃。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生产时,把原料粉碎,按适当的比率混合后,放入玻璃窑中加强热。原料熔融后发生了较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其中的主要反应是:Na2CO3+SiO2=Na2SiO3+CO2↑,CaCO3+SiO2=CaSiO3+CO2↑。在制造玻璃的过程中,如果加入某些金属氧化物,还可以制成有色玻璃。例如,加入Co2O3(氧化钴)后的玻璃呈蓝色,加入Cu2O后的玻璃呈红色。我们看到的普通玻璃,一般都呈淡绿色,这是因为原料中混有二价铁的缘故。
3. 陶瓷
陶瓷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制造陶器,到唐宋时期,制造水平已经很高。唐朝的“三彩”、宋朝的“钧瓷”闻名于世,流传至今。作为陶瓷的故乡,我国陶都宜兴的陶器和瓷都景德镇的瓷器,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制造陶瓷器的主要原料是粘土,制造陶瓷器的一般过程如下图所示。陶瓷的种类很多,根据原料、烧制温度等的不同,主要分为土器、陶器、瓷器、炻器等。例如,常见的砖、瓦属于土器,它是用含杂质的粘土在适当温度下烧制而成的;制瓷器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纯净的粘土作原料,烧制温度也相对高些,所以瓷器比陶器瓷体白净、质地致密。一般烧制的陶瓷制品,表面比较粗糙,而且有不同程度的渗透性。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常在烧制前在坯体表面涂一层釉,使成品光滑、不渗水。陶瓷具有抗氧化、抗酸碱腐蚀、耐高温、绝缘、易成型等许多优点,因此,陶瓷制品一直为人们所喜爱。从地下挖掘出的古代陶瓷器,历经数年仍保持其本色,不但成为人们欣赏的艺术珍品,对后人研究历史也有很大帮助。如今,陶瓷仍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如日常生活中的部分餐具,建筑中的砖、瓦,电器中的绝缘瓷,化学实验室中的坩埚、蒸发皿等,都是陶瓷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