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东,这一地理称谓,起源于战国时期,那时秦人将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统称为“山东”,作为地域性的泛称。战国七雄中,除秦国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均位于崤函以东,因此也有“山东六国”之称,唐代亦有用“山东士族”指代这一区域。
2. 明代开始,山东省的指代范围变为太行山以东,这与崤山以东的称谓有所区别。东汉时期开始,“山东”不再指崤山以东,而是特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涵盖现在的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北部等地。
3. 山东拥有丰富的地理环境,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地下卤水资源为盐业和盐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省境内中部山地崛起,西南、西北地势低洼平坦,东部则是缓丘起伏,整体地形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分布。
4. 气候上,山东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季节短暂,冬夏季节较长,年平均气温在11℃至14℃之间。
5. 山东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被誉为“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花生、烤烟、麻类等,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