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草莓植株在缺水状态下会出现叶片下垂、茎秆无力的症状,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萎蔫现象。
2. 水分通过根系吸收,经过茎秆中的导管运输到叶片、果实等器官。如果根系出现问题,水分吸收必然会受到影响。
3. 草莓苗定植后出现萎蔫,应首先检查根系是否有问题。根部病害、肥害、沤根等都会导致根系生长不良,进而影响其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4. 刚定植的草莓苗如果出现萎蔫,可能是因为高温导致叶片蒸腾量大,而草莓苗根系损伤吸水能力有限,造成暂时性萎蔫。通常经过补充水分和遮荫后,植株能迅速恢复。
5. 定植第二天,心叶应竖起。注意,通常定植后使用3针的遮荫网就足够,过多遮光不利草莓苗生长。
6. 病害也可能导致萎蔫,包括根部病害和茎杆病害。这两种病害初期零星出现,浇水后病情加剧,最后可能导致大规模萎蔫甚至死苗。
7. 由病害引起的萎蔫通常是持续性的。常见病害包括根腐病、炭疽病、黄萎病、青枯病等。解决方法是药剂灌根,先清除萎蔫死苗的植株,然后处理病穴。
8. 预防是关键,可以使用微生物菌剂灌根促进根系生长,交替使用中草药营养液和微生物菌剂叶面喷施,预防各种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
9. 肥害也可能导致萎蔫,通常是因为使用了未腐熟活化的有机肥,或是化肥施用过量。应使用腐熟活化安全的有机肥。
10. 草莓定植前可以结合深耕整地施入充足底肥,使用底肥宝加硫基微生物菌肥撒施后旋耕,改良土壤,补充养分,促进根系生长。
11. 追肥时应避免一次施用过多化肥。
12. 不良的灌溉方式,如大水漫灌或过于频繁的浇水,尤其在连阴雨天,会导致土壤水分过多,影响土壤渗透性,导致根系呼吸受阻,造成沤根。
13. 应改变灌溉方法,采用滴灌。存活后,不宜过勤浇水,应待土壤干燥后再浇。
14. 对于沤根导致的植株萎蔫,应及时中耕划锄,提高土壤透气性,并叶面喷施中草药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