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的是华山。在古代,所谓的“山东”、“山西”、“江东”、“江西”等词汇,通常是指某座具体山的东面或西面,或者某条江的东面或西面。王维创作这首诗时,正独自一人漂泊于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位于华山东面,因此被称为山东。在这里,“山东兄弟”指的是诗人在故乡的兄弟。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在异乡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身处他乡,常常感到格格不入,尤其在佳节之时,家人团聚之际,对家的思念更为强烈。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简洁而深刻的句子,触动了无数游子的心弦,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名句。
华山,古称“西岳”,亦称“太华山”,是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距离省会西安约120千米。华山南接秦岭,北临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华山的名字中,“华”字源于华山,因此华山被誉为“华夏之根”。
华山不仅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还是被中国民间广泛崇拜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华山拥有72个半悬空的洞穴和20余座道观,其中玉泉院、都枢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国家重点道教宫观。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道教高人,如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都与华山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