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个字符的ASCII码通常占用1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2. ASCII码最初由电报码发展而来,并在1963年发布了第一版标准,最后一次更新是在1986年之前。
3. ASCII码共定义了128个字符,其中包括33个控制字符,这些字符大多数已不再使用,主要用于文本控制。
4. ASCII码的限制在于它仅能表示26个基本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和英式标点符号,因此主要适用于显示现代美国英语。
5. 尽管ASCII码解决了部分西欧语言的显示问题,但它无法满足更多其他语言的需求,因此现代软件系统普遍采用Unicode编码。
6. ASCII码使用7位或8位二进制数来表示128或256种可能的字符。标准ASCII码使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所有的大写和小写字母、数字0到9、标点符号,以及在美式英语中使用的特殊控制字符。
7. 在标准ASCII码中,0到31及127(共33个)是控制字符或通信专用字符,如LF(换行)、CR(回车)、FF(换页)、DEL(删除)、BS(退格)和BEL(响铃)等。
8. 32到126(共95个)是可显示字符,其中32是空格,48到57为0到9的阿拉伯数字,65到90为26个大写英文字母,97到122号为26个小写英文字母,其余为标点符号和运算符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