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几内亚岛的生态环境极其丰富多样,融合了亚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的动植物种类。岛上陆栖动物种类繁多,包括有袋类、单孔类、啮齿类、野犬和野猪等。新几内亚被誉为鸟类的乐园,岛上鸟类品种繁多。食火鸡拥有坚硬的冠状突起和肉垂,是体型较大的鸟类之一。中衫洞极乐鸟以其鲜艳的羽毛和美丽的雄鸟羽翮而闻名。园丁鸟的巢穴构造独特,宛如小巧的“园亭”,而营冢鸟则非常特殊,不亲自孵卵,而是将卵产在腐烂的树叶或泥土堆中,借助阳光和腐烂有机物的热能完成孵化过程。
新几内亚岛的爬虫类和两栖类动物在岛上广泛分布。沿海地区常见红树沼泽,而内陆则主要生长尼巴棕榈。南部海岸及河流沿岸有大片的西谷椰子林。海拔1,005公尺以下的地区被原始低地雨林覆盖,而海拔1,005公尺以上的中部高原则主要分布着橡树、山毛榉和松树林。岛上植物种类繁多,包括兰花、无花果、假山毛榉等。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包括多种爬虫类、有袋动物,如树袋鼠、结趾等,以及以食火鸡、风鸟和鹦鹉为代表的鸟类。新几内亚岛的植物资源丰富,拥有超过11,000种植物,以及大约600种独特的鸟类、超过400种两栖动物、455种蝴蝶,以及各种有袋动物和哺乳动物。
新几内亚岛的生态环境独特,与澳大利亚大陆在地质时期曾为一体,因此许多物种的起源与之有关。岛上资源丰富,包括金、铜、镍、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矿藏。山区河流中上游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超过70%,大部分为原始热带森林,但由于经济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大部分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新几内亚岛,又称伊里安岛,是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岛屿,世界第二大岛,仅次于格陵兰。它位于太平洋西部,澳大利亚的北部,西与马来群岛的亚洲东南部相邻,南与澳大利亚大陆东北部通过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相望。岛屿东部为独立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西部及沿海岛屿则为印度尼西亚的一省,称伊里安查亚。全岛两部分之间接触极少,两国于1979年签订的边境条约禁止人民在边境地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