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尼地城位于香港岛北岸,原名为坚弥地城,别称“西环尾”。它南邻摩星岭,北靠卑路乍湾,西与大小青洲隔海相望,东接石塘咀。该区域的范围涵盖西宁街至卑路乍街与皇后大道西的交汇处。作为香港早期开发的地区之一,坚尼地城隶属于中西区。该名字来源于第七任总督坚尼地,他在任期间大力拓展土地,进行填海造地,这片新开发的区域便以他的名字命名。早期港岛北岸的街道英文名为“Praya”,中文称为“海旁”,因此坚尼地城沿海的道路被称为坚尼地城海旁,这个名字源于海滨的狭长土地。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坚尼地城在二战后的城市发展中落后于湾仔、铜锣湾、北角等邻近区域。长期以来,这里被视为较为偏僻的住宅区,承载了诸如焚化炉、水泥厂、屠房、殓房和废物处理中心等设施,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然而,到了1990年代末,随着港岛北岸开发土地的减少,政府在坚尼地城卑路乍湾进行填海,加上社区团体的反对,政府迁移了部分扰民设施,如关闭焚化炉。这为坚尼地城带来了转折,从2000年起,该地区开始出现高级住宅区的发展,面貌逐渐改观。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