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种性质使得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反对文化霸权,不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强加于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不仅体现在长达数千年的源流史上,还体现在历史中国和现代中国境内各地理文明的长期互动史上。从历史连续性的角度看,今天中国的发展道路,是由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决定的,这保证了中华民族能够走适合自己的道路。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在科技领域,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在追求“师造化,夺天工”,从汉代到明初,中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众多发明和创新。在文化领域,从先秦诸子学到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阳明心学,每个时期的文化都包含了对前一时段文化的继承、吸收、融合、总结、深化发展和变革,使得中华文化得以持续不断,屡现高峰。中国是人类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大约八百万年前,云南的开远、禄丰等地就已经生活着古猿。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产生了原始人、段氏族部落等不同时期的居民,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半坡人等,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等不同阶段。中国是一个拥有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家。从进入文明时代开始,中国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等多个历史时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卓越的智慧,绘就了宏伟的历史篇章,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璀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长城、大运河、故宫以及各种丰富的出土文物,都展现了大胆和高超的生产技术。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涌现了无数杰出人物,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成就。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在内的众多科技成就,对全人类产生了深远影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