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叶公好龙故事讽刺的是那些表里不一、名不副实的人。
2. 该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要真正做到表里如一,不要只是盲目地追求和崇拜事物。
3. 叶公好龙是一个成语,意指自称喜欢某种事物,实际上并非如此,甚至可能对此感到恐惧或反感。
4. 成语出自晋代陈寿的《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原文描述了楚国的叶公自称喜欢龙,但当真龙降临,他却惊慌失措。
5. 叶公好龙的典故提醒我们,喜爱事物不应只看表面,而要深入了解其本质。
6. 成语的反义词包括名副其实、名实相符和表里如一,意指名称与实际相符,内在与外在一致。
7. 一个常见的例句是:某人表示愿意帮助他人,但当他人求助时,他却退缩不前,这种行为与叶公好龙无异。
8. 叶公好龙的典故还有一个详细的典故故事,讲述一个自称喜欢龙的人,在真龙降临时却惊慌失措,从而揭示了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是表面上和口头上表达喜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