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胸有成竹这一成语源于北宋时期的一位画家文同。据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所述,文同对竹子情有独钟,无论天气变化还是季节更迭,他都会前往竹林观察并记录竹子的细节。这种长期的观察使他对竹子的各种形态了如指掌,因此在作画时能够心中有数,无需草图。
2、文同对竹子的深厚感情体现在他对竹子各个方面的细致观察上。他会量度竹子的尺寸,记录叶子的分布,从而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完整的竹子图像。这种深入的理解和充分的准备,使得他在绘画竹子时能够游刃有余,准确捕捉竹子的神韵。
3、文同因为对竹子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绘画技艺,逐渐成为画竹子的专家。他的作品受到人们的广泛追捧,他也因此声名鹊起。胸有成竹这一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人们在做事之前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和计划,心中非常有把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