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佑初年,山谷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他们在寺中用餐后,山谷即兴挥毫,创作了几张草书。东坡对山谷的字大加赞赏,然而穆父在旁观看后评价说:“鲁直的字有些俗气。”山谷不解,询问原因,穆父回答:“没有别的,只是因为未曾目睹怀素的真迹。”山谷内心存疑,自此不再轻易为他人书写草书。
绍圣中年,山谷因贬谪而寓居涪陵。在此地,他首次在石扬休家中得见怀素的《自叙》真迹,因此借回家中,潜心临摹数日,期间几近废寝忘食。自此,他对草书的领悟有了飞跃,落笔间动感十足,书写的字迹与元佑年间的作品相比截然不同。山谷这才深刻领悟到穆父的评价并非空言,然而遗憾的是,穆父已经去世,未能看到他后来的书法成就。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年又号涪翁,世人亦称其金华仙伯。他是江西修水人,其父黄庶为效仿杜甫的诗人。“江西诗派”即由他开创,他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早年以诗文得到苏轼的赏识,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齐名,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作以杜甫为宗,注重修辞和句式构建,力求“无一字无来处”,内容多涉及个人生活琐事,风格独特,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其著作有《豫章黄先生文集》和《山谷琴趣外篇》(又称《山谷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