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古代路程长度单位是什么?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1-13 07:40:11
文档

古代路程长度单位是什么?

推荐度:
导读

1. 在周秦汉时期,一里的长度约为415.8米。
2. 清朝光绪年间,一里的长度被定为576米。
3. 1929年,中国官方将一里标准化为500米,这一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4. 中国的长度单位“里”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革,具体长度并非一成不变。
5. 古代文献中很少详细记载关于度量衡的内容,因此关于里的具体长度,历史资料相对匮乏。
6. 中国经济史专家梁方仲在其著作中指出,自汉代以后,中国计算长度单位主要采用分、寸、尺、丈、引等。
7. “里”作为长度单位在制度上的确立,要晚至清朝光绪年间。
8. 里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在古代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如《汉书·西域传》中记载了许多国家与长安之间的距离,均以里为单位。
9. 里的长度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三次重要的演变:
1) 周、秦、两汉时期的里制:周代一里约为415.8米。
2) 商尺(营造尺)的使用:清朝光绪年间之前,以营造尺计算里的长度并不普及,但在1908年重定度量衡时,里制被明确规定为“五尺为一步,二步为一丈,十丈为一引,十八引为一里”,即一里为1800营造尺,合576米。
3) 民国时期的里制变化:1929年,中国制定了新的市里标准,一市里为150丈,合公制为500米。
10. 总结来看,中国里长度的演变缓慢,与尺的演变相比,里长度的变化相对较小。这可能是因为里的长度与人们的直接利益关联较少。对里长度演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度量衡制度及其时代特征。

文档

古代路程长度单位是什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