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我国古代,一种被称为记里鼓车的车辆具备了计算里程的功能。
2. 记里鼓车,亦称记里车或大章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里程记录马车。其构造类似于指南车,车中上下两层各有一持木槌的机械人。
3. 每当车辆行进一里,下层的木人便击鼓一次;行进十里,上层的机械人则敲铃。
4. 《古今注》一书中,晋惠帝时期记载了记里鼓车的资料,提及它起源于西京,也称作记里车。书中描述,车上两层各有木制机械人。行一里,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铃。
5. 《通典》记载,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刘裕灭后秦时缴获了记里鼓车。
6. 《孙子算经》中有一与记里鼓车相关的除法题目。题目描述了从长安到洛阳相距九百里,车轮一转为一丈八尺,问从洛阳到长安需转多少轮。
7. 记里鼓车的设计含285个齿,卢道隆特别指出,这些齿应仿照鱼齿,呈弧形曲线。
8. 在古代天子仪仗中,记里鼓车位居第二,指南车之后,接着是白鹭车、鸾旗车、耕根车、弊春四望车、羊车、画轮车、鼓吹车、象车、豹尾车等。
9. 1936年,北平研究院研究员王振铎依据古文献记载,复原了一辆汉代记里鼓车模型。该模型目前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