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全科医学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 全科医学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
2. 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和职责。
3. 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共计37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6种,丙类传染病9种。
4.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时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尽可能选择针对性强、窄谱、安全、价格适当的抗菌药物。
5.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6. 处方书写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7. 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8. 避免辐射垃圾。
二、选择题:(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以下哪类不属于药物性废物:D、废弃的病理腊块。
2. 院感调查表的填写时间:C、24小时。
3. 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C、洗手。
4.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D、以上三项。
5. 全科医学 “连续性服务”体现在:D、全科医生对人生各阶段以及从健康到疾病的各阶段都负有健康管理责任。
6. 全科医学概念引入中国是在:B、20世纪80年代后期。
7. 关于全科医生的定义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D、立足于医院“以疾病为中心服务模式”。
8. 全科医学的理论基础是:A、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9.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不包括:C、合并病毒感染。
10. 妊娠期妇女可应用以下何种药物:B、青霉素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抗菌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答:①用于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②预防用药适应证和抗菌药物选择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
③应针对一种或二种最可能感染的细菌进行预防用药,不宜盲目地选用广谱抗菌药或多药联合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
④应限于针对某一段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感染,而非任何时间可能发生的感染。
⑤应积极纠正导致感染风险增加的原发疾病或基础状况。可以治愈或纠正者,预防用药价值较大;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纠正者,药物预防效果有限,应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预防用药。
⑥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
2. 我国医疗废弃物分为哪几类?医疗废物处理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医疗废弃物分为五大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医疗废物处理原则是:分类收集原则、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减量化原则、集中处理与无害化原则、全过程严格管理原则。
3. 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应体现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①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证据为基础指导临床思维;
②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按照系统思维方式全面、综合、整体地认识病人的健康问题;
③遵循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的基本认识规律;
④运用流行病学的科学思维方法评价与决策临床问题;
⑤基于全科医疗实践,坚持科学的批判性思维,不断学习最新知识,在服务中坚持持续质量改进,努力提升自己的执业能力。
4. 简述全科医师应具备的能力要求
答:①作为首诊医生应具备的能力;
②沿着人的生命周期提供以人为中心照顾的能力;
③着眼于社区人群的健康维护、疾病预防和疾病控制能力;
④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
⑤信息收集、利用与管理的能力;
⑥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服务管理的能力;
⑦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⑧基本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