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早在恐龙时代,哺乳动物就已经出现,人类共同的祖先与老鼠的祖先一样,在那个时期生活在恐龙的统治下。
2. 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因其体型较小、对能量需求较低的特点得以生存,并开始占据原本属于恐龙的生态位。
3. 大约在10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还是生活在树上的猿类,与现在的大猩猩祖先同源。
4. 随着非洲大裂谷的形成,人类的远古祖先被困在非洲东部,这里的自然环境促使他们演化。
5. 在演化过程中,非洲东部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本茂盛的森林逐渐减少,树木稀疏。
6. 这迫使人类远古祖先不得不离开树冠,在陆地上行走更长的距离以寻找食物。这个时期被称为地猿时期。
7. 地猿时期,人类还面临着天敌——恐猫的威胁,它们会捕猎无法及时返回树上的地猿。
8. 随着时间的推移,森林的减少使得人类在地表上的活动时间增加。直立行走,这一节省能量的生存方式,让古人类得以在陆地上持续生存。
9. 到了南方古猿时期,人类开始以肉类为主要食物,尽管他们的主要食物仍然是植物。
10. 肉类的摄入为人类提供了额外的能量,促进了大脑的发展。随着脑容量的增大,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得到增强。
11. 这使得人类开始使用和制作工具,古人类学家通常将脑容量超过600毫升的物种视为人类,低于此标准的则为猿。
12. 到了能人时期,人类的脑容量已经达到600毫升,因此被认为地球上第一个人是“能人”。
13. 古人类的演化并未停止,之后依次出现了匠人、直立人、海德堡人以及智人等阶段。
14. 尽管人类不断演化,但演化过程并无明确的界限,因此无法准确知晓第一个人是谁以及何时出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