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国语》记载:“民之大事在农”,这句话凸显了农业对于民众生活的根本性作用,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
2. 王祯,元代农业机械学家,他曾言:“农,天下之大本”,进一步强调了农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的重要性。
3. 桓宽,汉代文学家,他认为:“工不出则农用乏”,这句话说明了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的密切关系,农业机械的制造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4. 荀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在《荀子·修身》中提到:“良农不为水旱不耕”,即使面对自然灾害,优秀的农夫也不会放弃耕作,体现了农业工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
5. 桓宽,汉代文学家,他曾说:“农,天下之大业也”,再次确认了农业作为国家重要行业的地位。
6. 诸葛亮,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提出:“劝农业,无夺其时”,强调了农业生产要及时,不可错失农时。
7. 苏轼在《乞免五谷力胜税钱札子》中写道:“丰凶相济,农末雹铅皆利”,他主张通过调节丰年和荒年的关系,使农业和其他行业都能受益。
8. 房玄龄,唐朝开国宰相,在《晋书》中提到:“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指明了农业是国家大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9. 唐太宗李世民强调:“食为人天,农为正本”,明确了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农业是国家稳定的根本。
10. 王符,东汉政论家、文学家,他认为:“富民者,以农桑为本”,强调了农业与丝绸制造业是国家富裕的基础。
11. 李塨,清初哲学家,说:“农,助天地以生衣食者”,将农业视为人类提供食物衣物的根本途径。
12. 墨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在《墨子·非儒下》中提到:“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指出官吏治理和国家农事对于防止贫穷和动乱的重要性。
13.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钱博》中说:“欲收禾黍善,先去蒿莱恶”,形象地说明了除去杂草对于获得好收成的重要性,也可用于比喻除恶扶善的重要性。
14.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在《史记·孝文本纪》中记载汉文帝的话:“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强调了农业作为国家根本产业的重要性,并提出亲自参与耕种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