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你是否也周围有容易“点燃”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仿佛是导火索,一触即发。每次他们发怒,周围的人都会感到尴尬,试图安慰或道歉都无济于事。你是否想起了某个人?
2. 人为什么会生气?心理学家胡展诰提出,生气只是一种表面的情绪,背后可能隐藏着自卑、被误解、不被接纳等多种复杂情绪。就像冰山一样,生气只是冰山一角。
3. 从习惯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次生气后可能得到了某种“满足”,这种行为因此得以维持。
4. 日本人西多昌规指出,心理学界对于生气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受到阻碍、受到刺激、过度忍耐。生气往往是因为“想要做的事情受到阻碍而无法完成”。
5. 萨提尔模型中的“指责型”沟通姿态,揭示了生气背后的心理状态。这种姿态表现为:情感上认为自己没错,行为上批评和掌控,身体姿势上显得咄咄逼人。而内心的真正感受可能是孤独、害怕失败、失去地位等。
6. 所有的人际互动都像是一座冰山,行为只是冰山的一角,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情感、信念、期待和渴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别人的猜测未必准确。
7. 生气是一种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总是爱生气的人,可能内心深处害怕受伤。他们看似在生气,实际上是在气自己。
8. 除了指责型,还有其他不一致的沟通方式,如讨好、打岔、超理智等。面对不同的人,我们会展现出不同的样子。可以思考自己在哪种情况下最容易表现出特定的样子。
9. 延伸阅读建议,包括Dollard等人的“挫折-攻击”假说,以及关于情绪管理和激发员工潜力的相关书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