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寒食节起源于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感人故事。传介子推曾以自己的肉救晋文公,但不愿炫耀功绩,选择隐居生活。
2. 晋文公为了寻找介子推,曾焚山逼其出现,结果不幸导致介子推与母亲一同遇难。
3. 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诚和孝道,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遇难日不生火做饭,寒食节因此诞生。
4. 寒食节有制作寒燕的习俗,人们用面粉制作各种飞禽走兽、瓜果花卉,蒸熟后着色,既作装饰也作礼物。
5. 寒食节曾被称为“禁烟节”,家家户户禁火,只吃冷食。这一习俗在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屡禁不止,唐代时得到皇家认可。
6. 苏轼在《望江南超然台作》中所说的“且将新火试新茶”,反映了寒食节后人们重新点火煮茶的习俗。
7. 寒食节的扫墓祭祖活动,起初被认为是“野祭”,唐代后成为官方推崇的吉礼之一,后来扩展到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百姓上坟等。
8. 寒食节当日,人们会一同前往先祖墓地,进行致祭、添土、挂纸钱等仪式,并将寒燕、蛇盘兔等物放置坟顶,以示对先祖的纪念与敬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