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湿性心脏病可能会引发多种心律失常,包括心房纤颤、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二联律、心房扑动、房室分离以及预激症候群等。这些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瓣膜损害导致的心力衰竭、洋地黄中毒、慢性风湿病的复发和心内膜炎等因素有关。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二尖瓣狭窄伴有心律失常的比例较高,其中心房纤颤最为常见,占44.2%。期前收缩则占25.1%。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室分离和二联律等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比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相应心律失常要低。
二尖瓣狭窄导致的心房纤颤最初多为阵发性,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则会逐渐演变为持续性,并最终发展为慢性心房纤颤。在左心房显著扩大且长期存在房颤的情况下,这种房颤可能是不可逆转的,可能与心房梗死、心房心肌萎缩、心肌纤维化和左房壁钙化等病理变化有关。
高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心房纤颤的患者,通常在1年内死亡,甚至可能突然猝死,预后较差。因此,一旦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必须立即进行治疗,以缓解症状并控制病情的发展。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定期复查和积极防治是极其重要的。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心律情况,尤其是二尖瓣狭窄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通过定期检查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心律失常,提高生活质量,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以维持心脏健康。定期的医疗检查和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