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猪是中国最早被驯养的动物之一,证据可追溯至大约8000年前的磁山遗址。
2. 驯养猪的出现可能与肉食资源缺乏和谷物剩余有关。
3. 猪的驯养经历了从依赖型到初级开发型再到开发型的过程。
4. 中国境内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道县玉蟾岩、万年县仙人洞和徐水县南庄头,均发现了早期栽培作物的证据,但尚未发现确切的家畜骨骼。
5.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甑皮岩遗址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家猪的起源地,但这一说法存在争议。
6. 甑皮岩遗址的年代尚有争议,早期报告称其距今5000年,而后续的碳十四测定将其年代推至10000-7000年。
7. 甑皮岩遗址的动物骨骼出土层位归属未定,有学者认为全部出自9000年左右的早期地层。
8. 另一些学者认为该遗址的动物骨骼均旁拿出自7000年左右的地层。
9. 甑皮岩遗址的猪骨被判断为家猪的证据主要基于年龄结构,但这一判断方法存在问题。
10. 遗址中的猪臼齿长度和宽度未测量,牙齿磨蚀状况与年龄的关系未研究,因此依据年龄结构判断为家猪的说法不够科学。
11. 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的猪下第3臼齿尺寸与一般认为的家猪相似,且超过60%的猪在0.5到1岁时被宰杀,显示了人为控制下的驯养特征。综上所述,家猪在中国的驯养可能比栽培农作物和制作陶器晚至少2000年。磁山遗址的发现为家猪的驯养提供了较为可靠的证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