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机器人根据其工作空间的坐标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直角坐标机器人
直角坐标机器人具备相互垂直的三个直线移动轴,通常为X、Y、Z轴,这三个轴提供了机器人在空间中的三个独立自由度,从而确定其手部的位置。这种机器人的动作空间形如一个长方体。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刚性好,但缺点是在动作范围内需要有沿轴线前后方向的移动空间,因此空间利用率相对较低。
二、柱面坐标系机器人
柱面坐标机器人由旋转基座、垂直移动轴和水平移动轴构成,其坐标系以R(径向长度)、θ(角位置)和Z(垂直位置)来定义。这种机器人具有一个回转和两个平移自由度,动作空间呈圆柱形。R表示机器人手臂的径向伸展,θ表示手臂相对于垂直轴的旋转角度,Z表示手臂在垂直方向的位置。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轨迹求解容易;但动作范围有限,空间利用率不高。
三、球面坐标机器人
球面坐标机器人,又称极坐标型机器人,具有平移、旋转和摆动三个自由度。其坐标系以R(径向长度)、θ(绕支承轴的旋转角)和β(摆动角)来定义,动作空间形成球面的一部分。这种机器人的机械手能够进行前后伸缩、垂直平面摆动以及绕底座的的水平转动。其优点在于结构紧凑,占用空间体积小;但缺点是其在动作精度和工作空间方面可能不如其他类型机器人。
四、多关节型机器人
多关节型机器人由多个旋转和摆动机构组合而成,其结构紧凑,工作空间大,动作类似于人的动作,适用于多种作业,如涂装、装配、焊接等。这类机器人根据摆动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和水平多关节机器人。
1. 垂直多关节型机器人
垂直多关节机器人模拟了人手臂的功能,以各相邻运动构件的相对角位移作为坐标系。其坐标以θ(绕底座轴的转角)、α(第二臂的转角)和φ(底座水平线与初始臂的夹角)来定义。这种机器人的动作空间近似为一个球体,其能够到达的区域取决于两个臂的长度比例,因此也被称为多关节球面机器人。其优点是能自由实现三维空间的多种姿势,生成复杂形状的轨迹,动作范围宽;缺点是结构刚度较低,动作位置精度不高。
2. 水平多关节型机器人
水平多关节机器人在结构上具有两个能在水平面内旋转的手臂,自由度可以根据用途选择2到4个。其坐标以ω1、ω2、ω3(各轴的旋转角度)和Z(垂直移动)来定义,动作空间为一圆柱体。其优点是在垂直方向上的刚性好,能方便地实现水平面上的动作,在装配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