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一:生产车间安全防范措施有哪些?
1. 公司制定安全生产规定,确保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2. 安全生产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3. 对在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责任者进行处理。
4. 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和劳动保护计划,实施安全生产监督和检查,调查处理事故等工作。
5. 生产车间和部门必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教育和制订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6. 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的划分:公司行政第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其他领导和部门安全负责人及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是本部门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
7. 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审核、批准技术计划、方案、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时,必须保证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技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8. 职能部门必须在本职业务范围内做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9.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职责:协助领导执行劳动保护法令、制度,综合管理日常安全生产工作;制定、修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对这些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专业培训;参加审查新建、改建、扩建、大修工程的设计文件和工程验收及运转工作,对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设施提出整改意见或停止使用;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负责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报告;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公司的劳动防护用品、保健食品发放标准,并监督执行;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防止职业危害的措施,并监督执行;对上级的指示和基层的情况上传下达,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10. 各生产车间、部门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要协助本部门领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处理本部门安全生产日常事务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
11. 各车间、部门及生产班组安全员要经常检查、督促本车间、部门及班组人员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设备、设施、工装、夹具等安全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本车间、部门及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做好原始资料的登记和保管工作。
12. 职工在生产、工作中要认真学习和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问题二:在车间预防措施中防火涉及到哪几个方面
1. 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储存、使用、废品处理等必须设有防火防爆设施,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定员、定量、定品种的安全规定。
2. 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地和储存点,要严禁烟火,配备适量的消防器材,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格消除可能发生火种的一切隐患。检查设备需要动用火种时,必须采取妥善的防火安全措施,并经有关领导批准,在专人监护下进行。
问题三:求工厂“应急措施的建立情况”。可以写消防演练,有什么措施。
1. 实行防火责任制,每个工业企业都应该有一名厂长或经理负责领导消防工作,并指定车间、工段、小组的防火负责人。
2. 普遍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在工业企业消防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防火与灭火工作。
3. 发动职工群众做好消防工作,经常向职工进行消防教育,提高职工的防火警惕和消防知识。
4. 根据生产的特点,制订相应的防火制度、公约及必要的安全操作规程。
5. 逐级的定期地进行防火检查,对于所发现的火灾危险问题,必须及时研究解决。
6. 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地点,禁止吸烟和进行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作业。
7. 各车间和生产场地上的可燃废物要及时清除;沾油的擦洗材料工作后要彻底清扫和处理;要定期清除房间内和生产工具上积存的可燃物质。
8. 通路、走道、楼梯等安全出入口及通向消防设备和水源的通路,要经常保持畅通。
9. 防火间距内不要存放易燃和可燃物质。
10. 为了防止自燃起火,沾油的工作服应该分开悬挂在安全地点;工作服口袋中不要存留油抹布、油棉纱以及沾油的手套;油布雨衣、油纸等应该储存在安全地点,并要通风良好。
11. 驶入有火灾、爆炸危险区域的蒸汽机车,必须装置火星网;在开进危险区域以前,必须关闭灰箱和送风器。
12. 车间内临时存放易燃和可燃物品时,应该根据生产需要,规定存放限额;易燃和可燃液体不要用敞开的或有漏洞的容器盛装。
13. 易燃易爆车间内的机器设备、仪表、安全装置和通风设备,应该经常检查,保证安全可靠。在修理上述设备之前,必须先消除火灾爆炸因素(如排除可燃气体,清除可燃纤维、粉尘等)。
14. 有可燃气体、蒸汽、粉尘的车间,必须加强通风,使其不达到爆炸浓度。
15. 在有通风装置的车间内发生火灾时,要立即关闭通风系统。
16. 使用采暖炉(包括生活用炉)应当注意采暖炉和烟囱的安装,定期检修和清除烟囱内的积灰;禁止用易燃液体或可燃液体生炉子;禁止在采暖炉旁放置可燃物品;工作结束前应该将炉门关妥或将炉火熄灭。
17. 烘烤和加热操作(包括熬炼)应当注意烘房应独立设置或与其他车间用防火墙等分隔物隔开;熬炼用的锅灶要与可燃物保持一定的距离;烘烤用的可燃架子或附近的可燃构件要装置牢固,尽量离开热源,避免倒塌;要防止可燃的烘烤物接触热温和明火。
问题四:化工生产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1. 针对过氧爆炸,应避免过氧化物的储存和使用,使用时严格控制氧气的比例,避免产生过氧化物。
2. 针对物料互串引起爆炸,应严格控制物料的储存和运输,避免不同物料的交叉污染。
3. 针对违章动火引起爆炸,应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的规定,进行动火作业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4. 针对静电引起火灾爆炸,应采取防静电措施,如使用防静电设备、接地等。
5. 针对积碳引起火灾爆炸,应定期清理设备,防止积碳的积累。
6. 针对压力容器爆炸,应定期进行压力容器的检验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7. 针对安全装置失灵引起爆炸,应定期检查安全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
8. 针对负压吸入空气引起爆炸,应采取措施避免负压吸入空气,如使用密闭设备等。
9. 针对带压作业引起爆炸,应采取相应的泄压措施,如设置安全阀等。
10. 针对过热液体和液化气体爆炸,应严格控制液体的温度和压力,避免过热和过压。
11. 针对粉尘爆炸,应采取防尘措施,如使用除尘设备、控制粉尘浓度等。
问题五:企业消防自救措施
1. 实行防火责任制,每个工业企业都应该有一名厂长或经理负责领导消防工作,并指定车间、工段、小组的防火负责人。
2. 普遍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在工业企业消防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防火与灭火工作。
3. 发动职工群众做好消防工作,经常向职工进行消防教育,提高职工的防火警惕和消防知识。
4. 根据生产的特点,制订相应的防火制度、公约及必要的安全操作规程。
5. 逐级的定期地进行防火检查,对于所发现的火灾危险问题,必须及时研究解决。
6. 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地点,禁止吸烟和进行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作业。
7. 各车间和生产场地上的可燃废物要及时清除;沾油的擦洗材料工作后要彻底清扫和处理;要定期清除房间内和生产工具上积存的可燃物质。
8. 通路、走道、楼梯等安全出入口及通向消防设备和水源的通路,要经常保持畅通。
9. 防火间距内不要存放易燃和可燃物质。
10. 为了防止自燃起火,沾油的工作服应该分开悬挂在安全地点;工作服口袋中不要存留油抹布、油棉纱以及沾油的手套;油布雨衣、油纸等应该储存在安全地点,并要通风良好。
11. 驶入有火灾、爆炸危险区域的蒸汽机车,必须装置火星网;在开进危险区域以前,必须关闭灰箱和送风器。
12. 车间内临时存放易燃和可燃物品时,应该根据生产需要,规定存放限额;易燃和可燃液体不要用敞开的或有漏洞的容器盛装。
13. 易燃易爆车间内的机器设备、仪表、安全装置和通风设备,应该经常检查,保证安全可靠。在修理上述设备之前,必须先消除火灾爆炸因素(如排除可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