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麻在我国拥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记载,称其为赤箭。历代本草文献中,天麻还有许多别名,如离母、鬼督邮、神草、赤箭脂、定风草、木浦、石箭、分离草、御风草等。宋代的马志等9人在《开宝本草》中首次记载了天麻的名字,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将天麻称为赤箭之根。
天麻具有多种功效,如治疗头痛目眩、痔脱肛、子宫脱垂、脑震荡后遗症等。天麻煮鸡蛋是一种常用的药膳,配方为鲜天麻60克、鸡蛋3个,先将鲜天麻切片放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打入鸡蛋煮熟后食用。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天麻蒸鸡蛋则需要将鸡蛋一头开一小孔,灌入天麻粉,用浸湿的白纸沾贴住小孔,蒸熟后食用,早晚各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天麻山药炖乳鸽具有补肝益肾、健脾、补气益肺,滋肾固精的功效,可治疗病后虚弱、阳痿早泄、消渴症、妇女血虚、月经不调和闭经、头痛、眩晕等症状。配方包括鲜天麻、鲜山药、葱白段、乳鸽、猪肉、猪熟肚片、猪腰子、水发绿豆粉条、莴笋、藕、豆腐干等,制作时需将所有材料加入鸡汤中高压锅炖煮。
天麻鸭子适用于阴虚阳亢、妊娠先兆流产、目眩头晕、耳鸣头痛等症状。配方为鲜天麻100克、生地30克、水母鸭1只,将鸭宰杀,去毛及内脏,与洗净切片之天麻、生地共炖至鸭料熟,调味后食用。
天麻肉片汤用于滋补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或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等症状。配方包括天麻和猪肉,天麻切薄片,猪肉切片做汤,加入鲜天麻片60克共煮,药、汤俱食。
以上天麻的药用和食用方法,体现了其广泛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是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