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为,儿童少年学习国学,应当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广泛阅读各类国学经典,能让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格物致知、修身养性的意义。辅导资料和练习或许能让孩子们掌握经典的内容,但无法教会他们经典的精髓,反而可能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因此,建议先让孩子诵读“三百千”,将其当作绕口令来念,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
选择一些名家解读的经典书籍,如钱文忠的著作,是非常好的选择。而于丹的书籍则不适宜作为启蒙读物,尤其是对于《论语》而言,可以参考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家长在选择书籍时,应当先自己阅读,这非常重要,因为这能帮助您更好地引导孩子。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亲自讲解经典的含义,如果实在力不从心,也可以请教懂国学的人。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让他自己阅读并理解。在他们接触《庄子》、《老子》这样的书籍之前,应该先以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为主。此外,还可以阅读一些历史故事和唐诗宋词,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
关键在于,要营造文化氛围,培养孩子的兴趣。家庭中的国学氛围能够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国学的兴趣。同时,家长的陪伴和引导也非常重要,只有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