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考研已经过去,我那时正准备迎接2011年的考试。美术史论系是在1997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后的人才需求和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由鲁迅美术学院的公共课基础教学部和美术史论教研室共同创建的。在2001年初,美术学专业从公共课基础教学部分离出来,成立了美术史论系,由杨振国副教授担任系主任,张宝才教授担任副主任兼书记。当时,已有4名研究生和51名本科生毕业,1-4年级本科生72名,研究生30名。研究方向包括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技法理论等。
美术史论系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外美术史、美术理论、美术考古和书画鉴定等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不仅需要具备美术鉴赏和史论写作能力,还需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毕业生适合高等艺术院校、普通大专院校、美术部门及中外美术交流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教学方面,采取了正规系统的美术史论课堂教学,结合一定数量的美术基础训练、美术遗址考察、各地专家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美术史论知识,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信息。
主要专业课程包括中外美术史、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近现代美术史、中外近现代美术思潮、美学、美学史、美术概论、美术史方法论、艺术评价与写作、中国画论、中国书画鉴定、美术考古、西方美术理论、绘画基础、博物馆学、编辑学、艺术市场与艺术管理等。
学术讲座涉及中国石窟寺艺术与中国文化、红山文化美术考古、中国绘画明清流派、院体绘画、中国文人与中国笔墨、“圣经”文化、西方现代艺术、近现代艺术研究、中外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等。
美术遗址考察主要在各地进行,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天龙山石窟、晋祠、永乐宫壁画、河南龙门石窟、陕西博物馆、碑林、秦始皇陵兵马俑、乾陵、霍去病墓石刻、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兰州博物馆、敦煌莫高窟、四川大足石窟、南京博物馆等。
美术史论系现有教师18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5名,讲师5名,助教4名。外聘教授2名,副教授1名。实行高级职称教师主讲主干课,老教师与中青年教师知识结构和学术层次互融互补,教师自身的学术研究与教学互补的教学制度,保证了教学质量。
学制方面,本科生为四年,研究生为三年。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