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建滇缅公路时,关于死亡人数的具体统计并不明确。在1937年底开始至1938年底完工期间,云南复杂的地形,包括螳螂川、绿汁江、龙川江、漾濞江、澜沧江、怒江等河流,以及点苍山、怒山山脉、高黎贡山山脉等山脉,构成了工程的难题。由于缺乏机械设备,工程主要依赖人工操作,这使得劳工们不得不使用背篓来搬运泥土和石块。
滇缅公路沿线近30个县的劳工超过20万人被征集来修建公路。这些人中,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因为青壮年大多数都参军去了。这支筑路大军由各种民族组成,他们穿着自制的蓝色土布衣服,其中很少有壮劳力,多数是妇女、老人和儿童,孩子们还带着自家的宠物,如狗、鸡和鹦鹉。在傣族地区,孩子们甚至带着猴子。
1938年至1945年间,日军不断轰炸滇缅公路,中国方面也持续抢修。据当时的粗略估计,因滇缅公路死亡的民众和妇女儿童超过十万。据腾冲抗日纪念馆展板上的数据,1938年修建公路时,大约有3000多名劳工丧生,这还不包括前期勘探、设计队伍及死亡的军方和工程技术人员。
通车后的维护与抢修期间,到1942年,大约有6000多名劳工因日军的轰炸和公路抢修而丧生。这段艰难的历史,见证了无数无名英雄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