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文言文教学领域,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深入文本,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文言文词汇的积累,或是对文章内容的直接解读,即便能够将这两者结合起来,通常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被动跟随,这在乏味的文言词汇中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热情,难以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在教授《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廉颇蔺相如列传》篇幅较长,虽然是一部传记文学,但同时具备较强的叙事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文章分为三个版块: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在完璧归赵这部分,我采用分段诵读和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诵读过后,让学生结合教辅书圈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由扮演该角色的同学解释,其他同学提问或补充。然后分析总结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再请同学按照这种性格语气来朗读。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伴随着字词解释和性格分析。
在渑池之会部分,朗读之后请学生复述大意,再进行字词、文本分析相结合。而在负荆请罪部分,则是教学的重点。我请全班男生和女生分别扮演廉颇和蔺相如来朗读,当全班参与其中后,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文本上。然后请同学表演这部分内容,第一场对白和旁白都要求用白话文,这样既能兼顾翻译课文,又能使台上同学当堂完成课后要求的背诵17~21段的作业;第二场由另一组同学按文言文来表演,要求不能看台词,这样既能使台下同学对文本印象深刻,有助于完成背诵内容,又能使台上同学在观看表演中直观地感受人物形象。
三节课下来,教学方法富于变化,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参与意识有所提高,并能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探究文本内容,课堂气氛极佳。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不再畏惧文言文,还激发了他们探究文本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