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氙气灯改装后需要进行解码,这一过程不可或缺。随着近年来新车型越来越多地采用行车电脑和复杂的协议控制,比如欧美车厂近两天推出的新车,这意味着在改装氙气灯或加装车灯时,必须确保车灯与原车协议相匹配。否则,由于氙气灯与卤素灯在电流和工作原理上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行车电脑无法检测到正确的反馈信号,进而引起仪表盘上的故障灯亮起,甚至影响转向灯、音响、喇叭等车辆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解码的目的在于消除改装氙气灯后可能出现的干扰和故障。目前,解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通过刷电脑版解码、安装解码器(如电容或数字解码器)以及使用带有解码协议的安定器。
对于部分大众车型,由于其特殊性,可能需要使用专用的解码器来进行解码,而不是简单的内置解码器。而对于一些国产车,由于其原车灯泡的电流较小,改装HID氙气灯后可能会出现灯光不亮或一边亮一边不亮的情况,这时需要加装相应的单灯线组,如9005、9006、H1、H7、H11、H8、H9等。
市面上流行的氙气灯解码器原理基本相同,多数采用LT3791-1芯片制作,使用MOS器件进行升压或降压。这种设计避免了专利限制,并可以将电能回馈给电瓶,减少不必要的发热和能量消耗。
传统的解码器主要依赖电容或电阻来实现。电容适用于脉冲检测灯丝的车型,能短路脉冲并平滑PWM电源波形,起到稳压作用。但对于那些在灯亮时检测电压的车型,则需要使用大功率电阻解码,这种方法热量很高,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会增加发电机等设备的负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设计一款电阻电子负载来作为解码器,它能够将电能回馈给电瓶,从而避免产生热量。通过采用升压DCDC转换器,即使在启动时电流较大,也能减少压降,避免冲击BCM。然而,采用SEPIC拓扑结构虽然能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但在某些情况下效率仍然不够理想。
经过对凌特和德州仪器公司的元件进行查找,找到了一款非常适合解码的芯片LT3791-1,它集成了短路、过流、过压、电流可调、横流充电等功能,效率高达98.5%,对于仿真50W灯丝的情况,功耗甚至只有1W,大幅降低了发热量。
在设计时,可以选择固态电容,以确保与车辆同寿命。以下展示了设计思路和成品图,展示了如何通过专业的电子负载设计,实现高效、稳定的解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