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紫苏种植与应用:在中国,紫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广泛用于医药、油脂、香料和食品行业。它的叶、茎、籽均可入药。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称赞紫苏叶可与蔬菜混食或腌制,味道鲜美。紫苏还可以用来烹饪螃蟹,具有解毒作用。近年来,紫苏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活性物质而受到全球关注。多个国家如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和加拿大等进行商业化种植,并开发出多种紫苏产品。
2. 营养价值:紫苏全草营养价值丰富,包含低糖、高纤维、高胡萝卜素和多种矿物质元素。每100克紫苏嫩叶含有0.68-1.26克还原糖、3.84克蛋白质、3.49-6.96克纤维素、1.3克脂肪等。紫苏还含有维生素B1、B2、C、钾、钠、铜、铁、锌、锰、锶和硒等营养成分。紫苏挥发油中含有紫苏醛、紫苏醇等活性成分。紫苏籽油脂含量高,含有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等,种子蛋白质含量为25%,并含有18种氨基酸。
3. 性味与功能:紫苏性味辛温,归入肺经和脾经。具有解表寒、行气和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喘、妊娠呕吐和胎动不安等症。紫苏还能缓解鱼蟹中毒和促进皮肤愈合。紫苏梗有理气作用,而紫苏叶则能降气化痰,对慢性气管炎有一定疗效。
4. 新发现:近年研究发现紫苏油具有抗癌功效,能抑制化学致癌物,缩小肿瘤体积,延长肿瘤出现时间。紫苏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免疫系统,缓解过敏性皮炎和花粉症。紫苏梗外用可用于治疗皮肤病。紫苏油还具有抑菌、降血脂、抗血栓、升血糖和治疗寻常疣等作用。
5. 类别:紫苏分为两种,一种是绿叶白花的紫苏,另一种是叶子和花呈紫色或紫红色的紫苏。在医药应用中,通常使用的是紫色的花和叶。
6. 偏方:紫苏在民间传统中用于治疗多种偏方,如鱼蟹中毒、孕期胎动不安等。紫苏叶和生姜等配伍使用,可水煎服,或外用来治疗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