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意指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
2. 拼音为:"chá nà yǎ yán"。
3. 出处:"陛下亦备山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出师表》。
4. 翻译:陛下也应自行谋划,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采纳正确的言论。
5. 字词解释:察纳,考察采纳;雅言,正确意见;纳,采纳仿旦中。
6. 性质:褒义词。
7.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8. 造句:身为一国之君要察纳雅言,才能受百姓爱戴。
9. 扩展资料:"察纳雅言"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出师表》。创作背景如下: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迟慎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
1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