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哭闹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我们要从生理需求上考虑,比如肚子饿了、尿布湿了、太冷或太热等。宝宝可能会以哭泣来表达需求,有的宝宝放声大哭,有的则小声呜呜哭泣。这时,妈妈可以先检查是否到了该喝奶的时间,或者尿布是否需要更换。如果尿布湿了或肚子饿,通常只要更换尿布或喂奶,宝宝就会停止哭泣。同时,家长可以检查宝宝手脚是否冰冷,看情况加件衣物,或者检查是否因为太热而烦躁不安。
其次,宝宝哭闹可能是由于病痛,如肠绞痛、感冒、皮肤瘙痒、尿布疹、鹅口疮、长牙等。家长需要观察宝宝是否有病理上的问题,如发烧、皮肤发炎等,并及时带宝宝就医。如果宝宝喝奶就哭或胃口明显不好,可能是鹅口疮或喉咙发炎,需要让宝宝休息,增强体力。放一些轻柔的音乐,或让宝宝泡泡澡、拍拍宝宝的背、或帮他轻柔地进行身体按摩,都有助于缓和宝宝的不适。
宝宝疲倦时,也会哭闹。每个宝宝性格不同,有些宝宝睡觉时间快到了,会先哭闹一番,才肯安心睡觉。有的宝宝则会不停地揉眼睛,对大人的逗弄露出没兴趣的表情,或拼命打呵欠,眼皮沉重的快要关上了。这时,家长可以帮他换尿布或放固定的催眠曲,关掉电视或吵杂的音乐,或离开人多的地方,让情绪缓和下来。喂他喝一点水,准备休息,喂母奶的宝宝,也可以让他喝些母奶,通常很快就会睡着了。
宝宝缺乏安全感时,也会哭闹。宝宝可能会因为看不到母亲、突然被声音惊吓、陌生环境、摔倒等感到不安。这时,家长可以将宝宝抱紧,安抚宝宝的情绪。如果是母亲离开而哭泣,可以对宝宝说话,让他了解情况。如果是被声音吓到,可以带他去看看发出声音的物品或地方,让他碰碰发出声音的物品。在陌生环境中,先抱着宝宝,不要急着把他交给别人,让他先四处看看熟悉环境。给他一个玩具或一点小零食,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有机会多带他出去走走,慢慢解除对陌生人或陌生环境的担忧。准备一个触感舒服的安抚娃娃,放在宝宝身边或用一条大毛巾把他稍微包起来,让他觉得有安全感。
最后,宝宝也会因无聊而哭闹。有的宝宝习惯有人陪,只要视线中没有看到人就开始哭。有的时候是因为一个人躺久了太无趣,决定大哭吸引注意力。这时,家长可以先开口对他说说话,拍拍他的身体,给他一个新鲜的玩具,或抱他离开原来的环境,让他转移注意力。注意他的需求,解决他的问题,如把玩具交给他。陪他说话或播放儿童故事CD、透过热闹音乐,吸引他的注意。转换环境,带他出门去,把他放在推车里,让他出去看看外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