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天行车时,能见度小于200米时,车距应保持在100米以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在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应当遵守相应的规定。具体而言,当能见度低于200米时,需要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并与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当能见度进一步下降至低于100米时,除了上述灯光外,还需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应降至每小时40公里,并与前车保持至少50米的距离。若能见度低于50米,除所有灯光外还需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尽快从最近的出口驶离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通过显示屏等方式发布限速和保持车距的提示信息。
在雪天行车时,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首先,驾驶员需要清楚了解路面状况和车辆性能,避免盲目自信或紧张,提高警惕性,增强事故预见性,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降低车速是雪天行车的关键。冰雪路面的附着系数很低,这容易导致车轮打滑、方向失控,从而加剧事故的严重性。因此,雪天行车时,应将车速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猛加油门或急刹车,因为车速波动大会影响车辆的制动和稳定。
对于起步问题,建议使用2档起步,特别是手动挡汽车。雪地模式可以帮助缓解在冰面或湿滑路面上起步时的打滑现象,使车辆更容易控制。雪地模式还涉及节气门开度和变速箱响应等问题,能够有效提高车辆在雪地行驶的安全性。
总之,雪天行车时,驾驶员需密切关注路况和天气变化,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采取适当的驾驶措施,确保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