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购买空调后的一个半月内出现不制冷的问题,通常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以下是六种常见情况,希望能为你提供帮助:
1. 氟利昂不足,又称“雪种”不够,这属于正常现象。一般发生在使用三至四年的老空调上。空调制冷效果不佳,主要由于老式空调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长时间使用后会挥发掉。此外,也有可能是安装不当导致氟利昂泄露或空调本身存在问题。解决办法是补充氟利昂,即可解决不制冷的问题。
2. 供电电压不足。空调正常启动电压为220V±10%,在我国220V相电压和380V线电压的供电系统中,200V以上几乎所有的压缩机都能启动。当电压在180V以上时,约有70-80%的压缩机能启动;而在160V以上时,只有少数能启动。本人曾进行实验验证。当电压低于160V时,几乎不可能启动。据经验,在190V以上时,压缩机启动电压较为可靠。
3. 空调功率不足。选择空调时应考虑以下原则:制冷时每平方米需150-250W,制热时每平方米需250-350W。此外,还需综合考虑空间高度、层次朝向、密封性能和居住人口等因素。
4. 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有一种说法是,当室外机环境温度达到43°C以上时,大多数空调难以将室内热量传递到室外,从而导致不制冷。这可能会影响空调的制冷效果。
5. 长期不清洗保养。为了确保空调正常运行并保持人体健康,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和保养。室外机暴露于户外,容易吸附灰尘和杂物,长时间不清理会影响散热性能,导致制冷效果降低。而室内机则关乎人体健康,长期不清洁会滋生细菌,污染空气,导致人体患病。
6. 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铜管过长。空调器的连接管路最大允许长度规定为:一匹不超过8米,1.5-2匹不超过10米,2匹以上不超过15米。室内、外机的高度差不超过5米。这种情况较为罕见,除非是特殊户型,否则一般不需要如此长的连接管。除湿并不能解决你的问题。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