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受教育者能否在未来生活、学习、工作中取得成功,不仅取决于他们拥有知识、技能的多少和一般智力水平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动机、态度、意志力、自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
2.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构建面向21世纪小学数学教学的新体系,我们对大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课堂教学还没有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3. 为了彻底改变这样的状况,我们以创新精神作指导,设计了一个从教学评价、教材运用、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练习与作业设计、教学手段、备课方法、教学管理等全方位系统改革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案,作为专门课题研究,定名为"小学数学创新学习实验研究"。
4. 1998年3月确定了一个实验点,两个扰带实验区(一个学校,一个县级市,一个地级市)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的探索性实验。两年来的探索,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课堂教学呈现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新局面。
5. 为了突出重点,我们在实验的开始阶段,集中抓了前两项指标的落实,指导教师和实验教师几乎是周周研究,每次都深入到实验课的具体设计意图和操作的实际效果。经过了7轮对29节课的反困滑复评价研究,实验教师在一步一步的实践中,逐渐接受了新的教学思想。
6. 由于这五项评价指标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在加强前两项指标的评价过程中,大大促进了后三项指标的达成。评价是督促,评价是指导,在连续不断的评价过程中,培养出了一批素质较高的实验教师。
7. 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学生探讨问题、动手实践和互相协作的能力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不仅要有教师的好心,还要有科学的引导方法,建立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的激励机制和组织严密的管理措施。
8. 学生经过了较好的培养,就能充分发挥个人在小组中的学习潜力和管理才能。小组中的骨干成员不但能把同学很好地组织在一起,还能把握讨论问题的方向和深度,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9. 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更加重要了。这主要表现在教学情景的设计要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过程中引导、点拨、释疑、理论升华的"火候"掌握要适时、适度。
10. 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是关系到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11. 我们逐步推开了探索式、讨论式的学习方法。具体从三个方面实施。
12. 从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组织数学智力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知识,学习方法,增长智慧。
13. 真正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
14. 积极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敞开思想参与学习活动。
15. 以上内容是我们两年多来在研究和实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很不系统地呈现给大家。诚恳希望专家和广大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共同交流,使这项实验研究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