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完美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事物是我与非我的统一体,两者相互矛盾却又相互统一。这种普遍的、客观的存在是我们无法否认的。
2. 人性也不例外,它同样存在着完美与不完美之间的矛盾。如果我们否认这一点,那就是一种主观主义的体现。
3. 不完美并非绝对,它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性。有些人格不完美是绝对的,如正义与崇高方面的不完美。然而,也有一些不完美是相对的,比如自己是左撇子、性格内向等。
4. 对于正义方面的不完美,我们不应该接纳和安于现状,而应该努力超越,寻求更高尚的价值追求。但对于相对的不完美,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换个生活方式来重新审视。例如,在社会生活中,性格内向的人如果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就能将不完美转化为完美。
5. 不完美促使我们超越自我和他人。知识、智慧、美善等都是无限的,而人类的精力与生命是有限的。因此,每个人都不可能穷尽智慧与美善的尽头。如果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发挥自己的能力,超越过去的自我和同时代的人,就已经足够了。
6. 例如,一个青年医生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经验,可能无法处理所有高风险的疑难杂症。然而,只要他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严谨求实,不断进取,这就足够了。这是在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因为别人未必做得比自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