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开门炮:温州人在除夕夜结束时,会放炮仗于门外,称为关门炮,寓意旧岁平安。新年伊始,放炮仗于门外,称为开门炮,祈愿新年吉祥。通常放三个双声爆仗,但备四个炮仗,俗称“带四放三”,以作备用。
2. 食年糕:正月初一的早餐,传统上是大年三十预先准备的食物,餐具选用高脚碗,取其“高”字,寓意“一年高过一年”。同时也会食用年糕,因“糕”与“高”谐音,同样寓意年年高升。
3. 拜年:新年早晨,年轻一辈向长辈拜年,随后携带如元宝枣、桂圆、荔枝等礼物出门向亲友拜年。同辈之间互致贺岁,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等祝福语。拜年活动通常持续至正月十五。建国后,每年正月初一上午,党政领导部门会举行团拜活动,以简化拜年习俗。
4. 新年酒:春节期间,家庭会设宴款待亲朋好友,新年酒无固定规格,通常在初一至初五期间举行。瑞安地区则在初五的“完真”日设宴。
5. 开笔:新年的第一天,读书人会裁剪红色纸张,书写祝贺新年的诗句或“新春开笔,大吉大利”等字样,此行为称为“开笔”。
6. 开市:春节期间,商家通常不营业,居民会在节前购买所需物品。初三或初四后,商家逐渐恢复营业,开市时会张灯结彩,燃放鞭炮。近些年,许多商店为便利顾客,选择在初一正常营业,或行业内轮换开业。
7. 送元宝:农村有“送元宝”的习俗,春节期间,两人一组,手持铜钱串和万年青树枝,逐门逐户念诵《送元宝》歌谣。一人念祝福语,另一人回应“好”。如“元宝进道坛——好!”“金银满上间——好!”温州有谚语“正月初一送元宝,说的都是好”,指的就是这一习俗。
8. 长八日:正月初八,家庭会燃薪柴于庭院,称为“燎火盘”。孩子们会跳火堆、燃放烟花以取乐。同时,善男信女会结伴前往近郊的太平寺,祈求全家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