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湖北的沙市和荆州地区,新年的第一餐有着独特的风俗,那就是吃荷包蛋。这象征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实实在在,吉祥如意”。
2、在湖北秭归的一些地方,新年的第一顿饭会吃油炸白蒿。这是因为白蒿空心的谐音“百好”,寓意着好彩头。虽然白蒿油炸后食用的独特做法不常见,但据说会加入鸡蛋、面粉和水,然后放入油锅中炸制。
3、湖北省各地在过年时都有吃糍粑的习俗。这个传统可能鲜为人知,但旧时湖北人在新年的头三天是不允许煮生米的,必须吃去年的剩饭。由于剩饭不太美味,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吃面条和糍粑。
4、武汉人在过去过新年时,年夜饭的餐桌上绝对少不了“三全”、“三糕”和“三丸”。这三全指的是“全鸡、全鱼、全鸭”,三糕指的是“鱼糕、肉糕、羊糕”,而三丸则是指“鱼丸、肉丸、藕丸”。这些食物体现了“无丸不成席、无鱼不成席、无汤不成席”的说法。
5、在湖北,过去过除夕夜时,男人一定会确保在除夕当天挑满水缸,至少要足够家人使用三天。这被称为“福水长流,子孙富足”。随着自来水的普及,这一习俗已经逐渐消失。而女人们则无论如何都会为家人做好新鞋,象征着“过年穿新鞋(扮正鞋),喜事一起来”。此外,还要确保牲畜喂饱,并嘱咐狗不要乱叫,以免吓跑财神。在天亮前吃饭,意味着“越吃越亮”。而餐桌上的全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代表着“年年有余”。